2025三亞市第二屆鹿城新鋒最美新就業(yè)形態(tài)勞動者丨最美貨車司機選樹候選人系列報道
于鵬:車輪丈量的不僅是里程 更是萍水相逢的信任重量

2024年,超強臺風"摩羯"肆虐海南之際,在斷路、斷聯(lián)的時刻,三亞貨拉拉司機于鵬的電動貨車,在斷點密布的災區(qū)腹地開辟出一條貨運通道——這輛載滿冷鮮食品與發(fā)電設備的綠色車廂,既是為斷電村鎮(zhèn)輸送希望的"移動補給站",又捎上生計無著的建筑工人駛向希望。
300公里續(xù)航 撐起生命線
2024年,超強臺風“摩羯”重創(chuàng)海南島,尤其???、文昌等地災情嚴重。基礎設施損毀,通訊信號中斷,道路狀況不明,更棘手的是大面積停電導致充電樁癱瘓。對于依賴電力的新能源物流車來說,進入災區(qū)幾乎成了不可能的任務。
“好多司機都不愿意、或者說沒法上去,”于鵬回憶道,“信號太差了,導航根本用不了,電話也經常打不通,斷斷續(xù)續(xù)的。最要命的是充電站基本都停了,車跑不了多遠就沒電。”當時,眾多物流車輛因續(xù)航里程不足和充電無門,被迫滯留在相對安全的三亞、瓊海等地。
于鵬駕駛的電動車,是在謹慎駕駛下能跑出三百多公里續(xù)航的車輛。這成為他敢于“逆行”的底氣。他摸索出一條生命線:從三亞出發(fā),抵達當時災情較輕、尚有電力保障的瓊海市,將車輛電量充滿。然后,載著急需的物資——冷鮮食品、發(fā)電機、藥品等物品冒險駛入通訊和電力幾近癱瘓的???、文昌災區(qū)。卸下物資后,他必須立刻返回瓊海充電,才能進行下一趟運輸。
“瓊海是離災區(qū)最近還有電的地方,”于鵬解釋著這個循環(huán)往復的路線,“上去一趟單程就兩百多公里,送完就得趕緊回瓊海,不然真就‘趴窩’在路上了,那邊沒地方充電?!?/p>
十日奔襲 六千公里雙途
這場特殊的運輸持續(xù)了十多天。于鵬記不清具體跑了多少趟,但里程表清晰地記錄了這段艱辛:平均每天五百多公里,十幾天下來總里程超過了六千公里。
運送的物資五花八門,但都關乎災區(qū)的急需。他連夜運送過從三亞機場提貨的冷鮮肉,因為保質期不等人;他運送過被搶購一空的柴油發(fā)電機,那是停電村莊恢復生機的希望。除了“往上”運物資,還有“往下”運人。
在??谂R時安置點,于鵬遇到了不少來自川渝地區(qū)的建筑工人。他們的工地被臺風摧毀,生計斷絕,只能依靠政府發(fā)放的救濟食品度日。歸鄉(xiāng)路遠,費用高昂。于鵬的行車證允許他的貨車除司機外再載兩人?!翱吹剿麄儍煽谧映鰜泶蚬げ蝗菀?,一個人坐車,另一個還得花更多錢坐火車或打車?!庇邬i說,“我就順路載他們一程?!?/p>
就這樣,許多素不相識的工人夫妻坐上了他的車,從??诒凰偷搅晁偤5鹊赝侗祭相l(xiāng)或尋找新的工作機會?!八麄冊诤D细闪似甙四?、十來年,是在建設這個地方的人,能搭把手就搭把手。”于鵬說。
這十多天里,休息成了奢侈。有時下半夜能回到三亞家中短暫休息,更多時候是在瓊海充電間隙抓緊時間瞇一會兒,或者連夜趕路運送不能耽擱的冷鮮貨。
對于在北方長大的于鵬來說,直面如此強度的臺風是頭一遭。通訊中斷帶來的不僅是導航失靈,更是巨大的心理壓力?!斑^了瓊海,手機基本就不好使了,導航完全失效。對??诘穆芬膊皇?,很多時候只能下車問路,”他坦言,“根本不知道哪是哪,殘枝斷樹擋路,路上狀況不明,說實話,心里挺忐忑,挺害怕的?!钡麤]有退縮?!爱敃r有單子能接就接,一方面想為救災出點力,做點貢獻;另一方面,確實只有我這續(xù)航長的車勉強能跑這活兒。”
十一萬公里 零事故顯擔當
從業(yè)三年,行駛里程超過11萬公里,保持著零事故、零違章的記錄,于鵬的駕駛技術日益精進。他甚至摸索出了更高效的貨物固定方法,比如運送電動車,他不再需要綁多條繩索,一個巧妙的“前輪頂住法”就能確保安全。
“以前覺得價值就是上班拿工資、做生意賺錢,錢多價值就大?!庇邬i分享了他的轉變,“干這行后發(fā)現(xiàn),很多價值不能這么算?!彼\送過一件運費幾百塊的醫(yī)院設備,后來他才知道,那臺設備用于一場關鍵的遠程手術?!澳菛|西的實際價值和它承載的生命意義,遠超運費本身。”這種“萍水相逢”的信任與善意,貨物背后承載的社會需求與情感連接,讓他深刻體會到車輪滾動的分量遠非金錢可以衡量。
超強臺風“摩羯”早已過去,于鵬又回歸了日常,忙碌于三亞市內及周邊的蔬菜水果、搬家、電動車等各類貨運訂單……(熊淑婷/文 實習生 王忠華 楊瑩/圖)
分享讓更多人看到